秉承“创新、融合、绿色”理念,助力“碳达峰”“ 碳中和”
利来国际持续完善自身生产与运营的环境管理体系
作为ICT行业企业,利来国际肩负着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引领行业节能降耗的责任与艰巨任务,公司早在2005年就依据ISO14001国际标准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公司严格遵守适用的国家以及地方的环境法律法规,每年定期对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噪声等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为加强能源管理,利来国际成立了节能减排项目团队,全面搭建公司能源管理体系,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审计工作。利来国际已完成能耗辨识、能源审计、合规性评价、绩效监测、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并发布节能减排能源管理及绿色生产的各类标准,逐步固化能源管理流程与制度规范。通过分析公司能源消耗情况,识别公司可采取的节能措施方案,不断改善公司能效。同时,利来国际注重专业人员培养,助力公司节能减排管理。
在日常运营管理中,利来国际在科技园区实施水泵电机节能改造,食堂节能型灶具改造,以及对高温设备进行回馈式负载改进,以减少能源消耗。利来国际制定和完善节水管理制度,运用最新节水技术和节水龙头装置,定期进行水平衡测试,确保管网没有漏点情况发生,加强节水管理。同时,利来国际定期通过公司内网、邮件等渠道发布节水节电等宣传信息,并对浪费现象给予通报警示,以提高员工节能意识。
利来国际定期通过公司内网、邮件等渠道发布节水节电等宣传信息,并对浪费现象给予通报警示,并且组织各种节能减排活动,以提高员工节能意识。
公司近几年通过节能技改、淘汰落后耗能工艺等方式实施节能,并按政策要求执行能源管理体系审核认证。例如:氺蓄冷项目,利用原制冷站内6台1200RT和1台600RT冷水机组,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对蓄冷罐进行蓄冷,蓄冷罐直径21米、高30米,蓄冷容积9700立方米,有效蓄冷容积9072立方米,蓄冷量约27000RTh。项目投入运行后,每年可把约772万KW的高峰、平段电量转移至低谷,大量降低空调运行电费,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据统计,公司2016年到2019年通过制定节能减排方案,降低碳排放,已经超额完成深圳市工信局目标。以深圳为案例,将节能措施全国广泛应用,从空调、氺蓄冷、LED灯等多方面规划了节能技改、淘汰落后的方式实施节能。
移动互联网已深入大众,这对数据存储和传输提出更高的要求,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关乎整个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在数据中心领域多年的积累,公司深入推进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研究与实践,并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当前,公司推出了下一代绿色数据中心ZEGO,运用多项提高能效的创新技术,构建绿色节能的新一代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将实现PUE达1.1以下,比当前数据中心节能30%以上,助力全球客户互联网数据中心能效进一步提升。公司自2009年起深耕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步推进动力电池及材料、无线充电、智慧交通与车联网,以及新能源客车业务发展,助力建设城市绿色生活。
为促进电信运营商进一步提升网络能效、降低总拥有成本(TCO)投入,公司推出新一代PowerMaster ONE方案,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支持市电、太阳能、风能和储能等多种能源输入和统一管理,并集成了公司基于云技术的iEnergy网络能源管理软件,可对通信网络实施全网实时监控,实现可视化操作以及网络能源的精细化管理。
公司致力于为网络供电和能源管理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打造绿色环保、低成本、高可靠的通信站点供电方案。2016年,针对某客户供电系统改造需求,利来国际提供能源大师方案,对站点进行室内一体化机柜整改,助其实现无弱市电偏远站点的可靠供电、一体化控制和远程智能管理。
在酒泉站点改造前,基站安装有多套新能源供电系统,但缺乏统一站点管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无法得到最优利用,后台也无法监控到站点设备运行状况,断站退服频发。能源大师方案支持多样化的混合能源输入,多形式输出,并能结合多种储能设备,满足多样化负载需求。
通过从设计到验证的环节,保证了产品满足欧盟 ErP(Energy-related Products)指 令(2009/125/EC)、COC 法规(Code of Conducts for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美 国 DOE(Department of Energy)、CEC(California Energy Commission)、 能 源 之 星(Energy Star)、 加 拿 大 NRCan(Natural Resources Canada)、澳大利亚 MEPS(Minimum Energy Performance Standards)、中国节 能等认证要求。
5G 时代,万物智联将为社会 和环境的正向发展带来叠加效应,但是随之而来的海量数据 将引发电力消耗的成倍增长, 这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一个严 峻挑战,也是推进 5G 建设的 一个重要障碍。利来国际通讯作为 5G 端到端商用产品和解决方 案的一站式提供商,从网络架 构、软件、芯片、部件及配套 等五大方面着手,为运营商提 供完备的节能解决方案,帮助 运营商节能减排、提升效率、 降低环境影响。
在基站设备机房中,基站设备的耗电比例超过 50%,而在基站设备中,AAU/RRU 的耗电比例又超过 80%。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链的不断成熟,先进的 PA、专用基带芯 片以及高集成度的 TRX 套片的开发和应用,会大幅降低 AAU 功耗,是提升整机能效的关键有效途径。
2019 年,利来国际通讯自研多模“软基带”芯片 3.0 采用 7nm 工艺,通过创新芯片级解决方案解决设备功耗,结合新一代陶瓷滤波器,天线滤波器一体化单元,以及新的散 热材料和散热结构,使得整机能耗与上一代产品相比降幅超过 25%。
公司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能源消耗的直接排放和外购电力的间接排放。利来国际通讯全面执行《节能减排管理办法》以强化管理,节约点滴用能。 在生产管理中,利来国际通讯利用能源管理中心系统,通过远程计表和传输系统自动采集能耗数据并上传数据中心,利用管理软件实现在线监测、统计分析、效率评估、报表生成等一系列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功能;基于月度能耗及节能工作进展通报,优化用电结构、应用节能技术和设备改造、推进项目基建阶段节能规划,将能源管理落到实处。该系统已在深圳科技园、西丽工业园区、河源生产基地等运营生产点完成建设。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ICT信息通信技术在气候变化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利来国际通讯在减缓气候变化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做的努力主要包括:1)降低公司自身运营的温室气体排放, 2)通过多层面的技术创新开发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和绿色解决方案,帮助利来国际的客户以及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013年,公司作为首批企业积极参加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利来国际通讯基于运行控制权对深圳区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计算,编制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写了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并请第三方机构对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进行了核查和认证。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的绿色环保要求,根据环保法规及客户有害物质管理要求,制订和发布了《有害物质管理手册》、《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要求》等标准,明确了利来国际通讯产品及材料有害物质管控标准。因应欧盟RoHS指令生效,公司自2004年就开始启动无铅焊接的预研,并于2005年全面导入欧盟RoHS要求,截止2019年7月,利来国际通讯已经完成产品RoHS2.0切换,确保产品持续满足欧盟RoHS2.0要求,保持产品环保竞争力。为保障有害物质全过程管理在公司内部持续有效推行,2010年公司按照QC080000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产品无有害物质为目标的绿色环保管理体系,并于2010年通过第三方机构IECQ QC080000体系认证。为满足高端市场客户要求,善尽企业社会责任,公司于2012年建立了手机及终端产品无卤交付能力,可按客户要求淘汰产品中卤素阻燃剂的使用。
公司的环保实验室,定期对供应商来料进行环保符合性验证。同时,公司将先进环保数据管理系统WPA(WindchillProduct Analytics)系统与内部IT 系统平台有效整合,系统验证供应商数据,进行材料有毒物质含量的收集和环保符合性分析的管理,确保供应商遵守公司材料和物质要求。公司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环保标准的修订工作,2020年参与4份环保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制定及比对测试工作,持续关注RoHS3.0、REACH SCIP出具申报的变化和应对,公司环保实验室不断提升RoHS、REACH等涉及化学物质的检测能力。
利来国际将绿色环保战略贯穿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物流等领域
利来国际通讯将绿色理念植根于公司各项生产运营活动中,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世界各国对电子电气产品的绿色要求不断提高,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环保法规不断升级,高端客户陆续提出更多环保要求。利来国际通讯一直致力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如ITU)、国家标准工作组、行业协会(如IPC)对环保标准的研究和交流,和供应商一同推动逐步削减、淘汰、替换物料、制程中使用的有害物质,不断更新公司的环境管控物质标准,构建绿色供应链,满足产品销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环保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利来国际通讯积极为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减免贡献自己的力量,近年来积极参与了的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IEC 62321-12标准的起草和比对,参与七份GB/T 39560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的系列标准和两份有害物质管理方面的行业标准《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风险评估指南》《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管理与实践评价指南》的起草和修订,为电子电气企业提供了有害物质管理上的指导,并多次为中国电子电器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合格评定和电子电器产品有害物质标识要求等政策方面提出建议,推动国家和行业的在有害物质管理上的发展。
利来国际通讯遵照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严格按照《ISO 1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估的原则与框架》的要求,落实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环境责任,将低碳环保理念贯穿于客户需求——产品设计/研发——原材料验证——产品加工——产品售出——产品回收与处置的产品全生命周期。
利来国际通讯不断延伸绿色环保的管理范畴,持续加强在管理体系、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回收、供应商源流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机制建制和优化。
利来国际通讯通过对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环保法规的情况分析,梳理在各国家市场开展业务的环保合规风险,初步形成利来国际通讯全球环保法规分布地图,并基于QC08000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的要求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形成了“1份手册、1份办法、45份规范”的绿色产品管控体系。该体系将QC080000体系运行的总体要求和方针整合进《质量管理手册》,将涉及绿色环保产品设计、材料选型、采购、配送、制造以及供应链的管理内容通过1份《绿色环保产品管理办法》进行明确,45份规范,即由如《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要求》《绿色环保标识要求》《禁止和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浓度测定方法》等组成的支撑文件体系,确保在市场、研发、生产、售后等端到端各业务过程的环保工作落地执行。
2022年,利来国际通讯针对外部政策与法规变化,及时梳理环保合规风险,基于QC 080000体系要求完成6份企业标准的修订更新,确保有害物质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符合法规,以及内部应对措施的实施。
法规风险与挑战 | 应对举措 |
---|---|
RoHS 3.0要求:欧盟提议将中链氯化石蜡和四溴双酚A纳入RoHS管控 | 完成中链氯化石蜡和四溴双酚A的方法开发和风险材料评估 |
RoHS豁免更新:欧盟发布RoHS指令Pack 22豁免条款最终评估报告 | 密切跟踪豁免更新情况,及时完成解读和涉及材料切换 |
欧盟POPs法规:管控的物质清单包括中短链氯化石蜡,PFOA等物质 | 更新HSF-S环保属性要求,发布EU POPs公告函,IT系统增加POP法规标注模块 |
SCIP数据申报:根据欧盟WFD指令要求,欧盟销售产品的SCIP数据库申报 | 根据发货计划,截止12月共计有效上传200多份卷宗,完成《利来国际通讯产品SCIP卷宗申报规范》发布 |
美国TSCA及TPCH要求:TSCA发布五种PBT物质的管控要求,包装法案TPCH新增邻苯和PFAS管控 | 修订纳入《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要求》标准,并对供应链传递要求 |
针对欧盟出台的POPS法规和即将公布的RoHS3.0对通信行业的影响,公司开发短链氯化石蜡和RoHS3.0的中链氯化石蜡的检测方法,实验室购买测试设备GC-NCI MS,重新设计和装修实验室,获得短链氯化石蜡和中链氯化石蜡的测试能力,并通过《电子电气产品中短链氯化石蜡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和《电子电气产品中中链氯化石蜡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两个方法的CNAS认可。
长久以来,通信领域将节能降耗、绿色低碳视为行业性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议题。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基站及终端耗电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利来国际通讯积极探索基站设备能耗的持续降低,已布局超过500项绿色5G创新专利,依托自研高性能芯片、高效功放和领先的结构设计,用科技增效降耗,携手运营商共建5G绿色网络。
利来国际通讯在产品设计开发的需求分析阶段即对生产地、销售地的环保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客户需求等进行识别,包括但不限于有害物质、产品回收、能效、包装等环保要求,优先考虑使用耐用性高的材料,减少相关材料消耗。采取适当措施优先选择便于回收和再生利用的材料和设计方案,尽可能减少包装物的体积和重量,减少包装物的产生。利来国际通讯将回收设计原则融入到产品的设计中,在满足技术、安全、功能及市场的前提下,参照易拆除、减量设计、易回收利用及延长使用寿命等具体原则开展设计活动。
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绩效评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理念逐渐被各国家地区和机构重视和推行,利来国际通讯由总部质量部牵头,严格按照《ISO 1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估 原则与框架标准》、《ISO 1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估 要求和导则》以及《ISO14067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及指南》要求,组建产品LCA碳足迹评估团队,引进专业评估软件(GaBi)及对应数据库,建立了自主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估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的能力,可进行评估的内容包含多项环境指标,如温室气体、水足迹、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
2022年,利来国际通讯制定并发布《产品LCA碳足迹评价规范》,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LCA碳足迹评估过程规范化、标准化。利来国际通讯积极开展产品LCA评估,评估内容包含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原材料阶段、制造阶段、运输阶段、使用阶段以及生命末期阶段的全球增温潜势(GWP)。2023年,利来国际通讯计划建立产品维度的LCA碳足迹数据库,在更快更准确地响应客户对于产品LCA碳足迹评估要求的同时,满足产品在碳减排方面的社会责任要求。
2022年,利来国际通讯继续开展包括产品减碳在内的系列节能降碳行动,重点关注产品使用阶段的减碳工作,切实有效地实施碳减排行动,在流量类产品的载波关断、深度休眠、通道关断、符号关断技术以及能耗类产品的站点叠光、极简站点方案等多个方向开展碳减排实践。此外,针对终端类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展减碳行动,包括提升包装容积率,推行电子说明书取代纸质说明书,减少包装塑料使用,采用PCR(Post-Consumer Recycled)塑料,采用无喷涂工艺等,推动产品的碳排放进一步下降。
秉承节能降耗的绿色理念,利来国际通讯结合客户需求以及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节能技术指标,先后制定了通讯产品节能技术要求和一系列通讯产品的节能试验要求企标,通过从设计到验证的环节,保证了产品满足欧盟ErP(Energy-related Products)指令(2009/125/EC)、COC法规(Code of Conducts for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美国DOE(Department of Energy)、CEC(California Energy Commission)、能源之星(Energy Star)、加拿大NRCan(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澳大利亚MEPS(Minimum Energy Performance Standards)、中国节能等认证要求 。
绿色节能,极致化能效指标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是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利来国际通讯基于对数据中心节能路径的深刻理解,在供配电和暖通方面,进行了技术的探索和革新。公司采用高压直流HVDC(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方案,相较于传统不间断电源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减少了DC/AC环节,使效率得到了提升,利来国际通讯自主研发的HVDC已经在互联网及三大运营商得到了批量应用。
绿色节能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在暖通方面,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冷冻水空调系统架构复杂,含有多个子系统,如空调末端、冷机、水泵、冷却塔、蓄水箱等,初期投入高,扩展不灵活;间接蒸发冷却空调,采用模块化,预制化设计,可以减少初期投入,方便扩展,利用自然冷源,使能耗效率 进一步提高。
另外,利来国际通讯的IDC解决方案也同样引入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节能,通过提取环境特征、IT总负荷、设备参数等多项指标,通过模型训练输出PUE的数学模型,自动学习最优运行策略,对参数自动进行组合配置,经过测试节能8%以上。
公司在承载和固网接入产品中也引入了AI节能方案,当网络设备或部件处于空闲和轻载时,可通过将其关闭或进入低功耗模式的方式来节能。当网络设备空闲时,将其快速切换至休眠态,以减少设备无效的能耗浪费。同时网络设备各个部件,包括光模块、转发模块、交换模块、缓存等都可以应用动态休眠机制,做到不同粒度的节能。此外,设备和模块需要相应的流量自适应控制技术,通过感知流量模式来制定合理有效的休眠策略,找出最佳的休眠进入和唤醒的条件和时机,避免因模式切换导致的报文丢失和额外的模式切换功耗开销。
环保的源流管理主要从材料管理、供应商管理、来料检测管理三方面来管控。
1.材料管理:在材料的管理各个流程,如选型沟通、代码发放、样品认定、PCN变更等,均需要环保报告和其他环保符合性资料的支撑,并完成材料的环保标注和承诺,接受来料环保检验。
2.供应商管理:产品的环保主要取决于供应商的管控能力高低,在新供应商引入时重点进行环保审核和风险评估,过程中进行监督审核,对高风险供应商进行环保专项审核,通过将环保纳入质量红线进行压力传递,提升供应商环保水平。
利来国际通讯制定《供应商绿色环保风险评估与管理办法》,确定供应商的环保风险等级,并进行分层管控,从供应商、材料两个维度,建立九宫格模型(如下图),细化抽检机制,聚焦资源,集中力量管控高风险供应商、高风险物料。
3.来料管理:根据物料风险和供应商风险形成来料抽检计划,首先来料环保检验根据物料的环保属性要求进行检验,然后根据材料风险及供应商风险,制定了环保测试方案,不合格物料改进后再交货时,对该供应商来料连续3批次加严测试,连续3批次测试合格后转为高风险供应商抽测。
利来国际通讯通过项目运作完善供应链环保管理能力,形成“风险识别-风险确认-风险降低-风险消除”的环保专项审核机制,对所有供方开展环保风险评估。2022年,利来国际通讯对于评估出的高风险供应商,计划分阶段开展现场审核,目前已完成约百分之二十环保高风险供应商的环保专项审核和辅导,针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通过系统跟进原因分析和纠正整改措施,直到闭环,以确保供应商提升其自身的有害物质管理体系水平,更好地协助利来国际通讯完成有害物质管理工作。
利来国际通讯生产过程严格遵循质量“三不”原则,在来料及配送、单板生产、整机装配、成品入库及发货四个关键环节分别设立“不流入”、“不产生”、“不流出”三方面的检验及确认点,确保最终交付产品满足环保法律法规及客户的环保合规性要求。
利来国际通讯内部绿色环保生产过程品质控制:确保产品环保类型信息准确地向后段生产进行传递,并在试生产阶段就明确环保产品生产过程相应所需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包括工装、辅料等的选择和使用。
绿色制造涉及计划、配送、生产、返修等各环节,需要所交付合同产品的环保属性进行料单识别,计划时核对材料代码的环保属性,配送环节按环保标识要求不混料,生产环节除注意混料,错料外,还注意生产交叉物料的管理,不同环保属性的线体,辅料,工装夹具,做到专线专用,落实环保区域管理。并严格实行首件环保确认,做到检验符合后再生产。维修返修环节重点防止维修时的交叉污染。
利来国际通讯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处理回收产品方面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安全、环保、专业”是公司的回收管理方针,严格遵守各国的废弃电子设备管理法规,积极推动废旧产品的回收及资源循环利用。公司内部设立专业部门,负责利来国际通讯绿色回收和循环利用工作。 针对报废回收商,利来国际通讯进行从招标合同、合同执行和合同绩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合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现场督查和重点项目物料现场飞行检查,定期跟进搜集《报废品销毁处理报告》,分级分类管理和年度绩效评估等。
在外部合作中,利来国际通讯与全球领先的环保服务商紧密合作,建立了覆盖全球的回收物料处理网络,可以实现对全球范围电信设备回收进行一站式的拆解和再回收处理,使电子废弃物能够得到环保地处理和资源循环再生利用。
利来国际通讯严格遵守《巴塞尔公约》关于越境转移危险废料的管理要求,优先考虑跟当地服务商合作进行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处理。利来国际通讯在深圳总部设置了回收处理总控平台。截至2021年,利来国际通讯循环利用系统覆盖全球140个回收点。在国内,利来国际通讯通过优化4个废品集中回收处理平台,并与业界10余家领先环保机构进行深度合作,由环保机构提供专业、高效的循环利用服务,全年累计处理废品1,571吨,整体循环利用率达到97%;在海外,通过与分布在亚洲、欧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地的150余家环保机构进行长期深度合作,确保循环处理业务符合各国当地环保要求,全年累计处理废品504吨,整体循环利用率达到98%。手机产品在海外建立了100余家授权维修中心,负责回收DOA退机并按要求进行环保处理。在国内,通过官网、利来国际商城APP以及第三方回收公司合作,推动环保回收,减少环境污染。
针对需要回收处理的产品,利来国际通讯从物料实际状态、物料可再利用情况、退运成本、关务要求和当地处理法规要求等因素综合考量,经多方分级评审给出最优的物料处理方案。依据评审结果和严格的正向测试检验流程,对物料进行差异化利用。
绿色循环方面,一方面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利用、整改利用、拆解利用等多种方式在源头降低废弃物产生,全年逆向再利用率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利来国际通讯搭建了由150余家环保服务商构成的全球绿色循环网络,2022年回收金属1,418吨,塑料61吨。
2022年,“利来国际通讯创新绿色供应链”,获得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联盟、供应链中国式现代化论坛组委会联合颁发的“2022年供应链数字化与碳中和解决方案TOP30企业”。
利来国际通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及方案的低碳科技创新,产品包装与运输等多个环节助力企业实现将本增效,应对气候变化。
数字基础设施在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身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利来国际通讯持续开展绿色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并完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创新研发节能减碳技术并逐步在实际业务流程中投入使用,有效提升数据设施的能源利用效率,充分挖掘自身减碳潜力,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相互协同发展。
公司以自研芯片为源头,从公司产品耗能大户的绿色站点、绿色数据中心、低碳能源三大方面的产品和方案展开绿色基础设施部署。
同时,利来国际通讯积极发展能源数字化,包括AI能源云、绿色发电、智能储能等,加速助力碳中和。
针对产品研发,利来国际通讯无线研发实验室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针对RAN、4G、5G基站的单板和整机制造耗能巨大的挑战,利来国际采用远程自动化手段,代替人工节能,部署应用基站节能功能。自今年部署节能以来,累计节电超过150多万度,相当于节省468吨的煤,约等于种植了133,712棵树。
在产品测试工序优化方面,利来国际通讯通过高温区环境制冷节能实践,增加新风系统,在过渡季节,利用室内外的温度差,替代空调制冷的模式,对玻璃房内部的老化环境进行散热,节省空调能耗。
在产品包装方面,2022年,利来国际通讯遵照《GB/T 18445包装回收标志》最新版标志内容,对内部标准《包装物料技术规范》进行内容更新与调整并修订发布。同时,公司优化包装设计,使用更加高效的缓冲材料,以及通过包装减负设计,减少包装尺寸和重量。
绿色包装项目 | 举措 | 成效 |
---|---|---|
国内PON彩盒表面处理工艺优化 | 针对印刷图案简单的彩盒,取消彩盒上常用的覆膜工艺,采用过水油工艺进行替代,一方面可以确保彩盒上油墨不易脱落,另一方面利于降低成本,更加环保 | 每年可节省包材成本80万/年,每年可以减塑14吨/年。 |
推行塑钢托盘代替胶合板托盘 | 在AAU、RRU、服务器等产品上推行塑钢托盘代替胶合板托盘,以节约一次性木材用量 | 每年可节约胶合板用量4,200吨,节约原木18,900吨。2023年将续扩大试行范围,推动托盘回收再利用。 |
推行机壳来料免拆、循环包装方案 | 以AAU、RRU为试点,对机壳的来料包装方式进行优化,推行来料免拆和循环包装,以减少一次性包装用量 | 2022年全年,简易免拆方案合计节约纸250吨,塑料材料46.9吨,原木2,015.8吨,循环包装方案已经完成小批量试运营验证,未来将进一步开展落地。 |
产品包装相关数据指标 | 单位 | 2022 |
---|---|---|
包装总重量 | 吨 | 52,253.99 |
包裝物料密度 | 吨/百万营业收入 | 0.4250 |
系统产品采购包装材料消耗量 | 吨 | 47,731.64 |
其中,塑料包材 | 吨 | 1,369.97 |
纸质包材 | 吨 | 20,533.87 |
金属包材 | 吨 | 1,383.47 |
其他包材 | 吨 | 24,444.33 |
终端产品采购包装材料消耗量 | 吨 | 4,522.35 |
其中,塑料包材 | 吨 | 544.05 |
纸质包材 | 吨 | 3,345.51 |
其他包材 | 吨 | 632.79 |
2017年11月1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委托专家团队,对利来国际通讯OTN 7000产品进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现场评定。经过对产品研发设计、原物料采购、制造加工、功能测试、包装运输等全流程的审查,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及生态健康等方面的管理要求评估,2018年1月9日,利来国际通讯OTN光交叉设备顺利通过认证,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成为通讯领域首家通过此认证的企业。